西安科创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NEXT
PREV
产品展示 Product display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

发布时间:2021-10-20 15:10:47

分享到:
此次疫情的爆发,让国家对医疗实验室建设建筑的建设越来越重视,同时也加大了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的投入,进一步改善疾病防控中心的基础设施和医疗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于人们。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能为社会群众创造更优越的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条件,能更好地促进预防医学的发展,那么,疾病防控中心规划设计中要注意哪些要点呢?
 
场地选择
  选址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的第一步。选址一般要考虑城市的规划,人群结构,社会构成,环境状况,医疗机构的分布等情况来确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服务范围,推测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规模、服务项目等。

  结合我国本国国情、土地情况、人口结构、及交通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其选址原则为:
  1、适宜的地形条件。建设用地要比较规则,长度比例适当,避免出现不规则的形状;建筑场地地势较高且平整,竖向高差变化不宜过大,地质稳定;尽量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地段,远离对建筑物抗震不利的地质构造地段。
  2、适中的地域位置。选址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选择市政公共设施齐全的位置,避开人口稠密区,远离学校、住宅区、水源地、食品加工厂、饲养场等地方,以防污染,还要远离易燃易爆及有害气体生存和贮藏的场所。
  3、合理的建筑间距。由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设有大量的实验室,具有极高的危险性,除了要解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对外界的影响,还要考虑外部条件对实验室的安全构成的危险,外部相邻建筑倾倒,不致破坏实验室,也不会影响地面的处置、救援工作,相邻建筑发生火灾对实验室不会有实质影响,而实验室发生火灾也不会影响相邻建筑。
  4、便利的交通区位。同普通综合医院相比,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对交通的要求更加苛刻,要具有高速性、辐射性和枢纽性,因此,宜选在城市或者所辖区域内的交通干道一侧,区域内的中心位置,使用方便,反应快速及时,尽量靠近城市对外高速公路或快速干道。
  此外,为了适应未来的预防医学发展,应该考虑预留建设用地,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和空间。 
 
布局规划
  如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的总体布局开始向着高效、综合、大型化集中式发展,集中式的布局方式屡见不鲜,但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规划布局,要从规模定位入手,针对各级别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功能需求来确定其具体采用的布局方式。布局方式通常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集中型。主要适用于中小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把院区划分为后勤保障区,综合业务办公区两大功能。此种类型布局紧凑,使用方便灵活。在建设用地紧张的情况,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用地、降低密度,经济性较强,但这种形式布局难于改扩建,不适应持续发展。
  2、组团型。主要适用于大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布局特点是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各个功能部分单独设立,自成一区,互不干扰。此种布局形式适用于用地面积较为宽敞,大型综合性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此外,组团式布局一般成多栋低层建筑彼次相互连接,在这些低层建筑的端部可预留出可扩建的接口,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功能分区
  在总体布局上应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用地划分为几个相对于独立的区域,行政办公区、科研实验区和生活保障区,各区域设有单独出入口,便于独立分区管理;也可以把整个区域划分为洁净区和污染区。各功能分区明确不相互交叉,便于区域安全管理和控制。
  总体布局严格按实验安全及保安分区、分级设置。行政办公区、生活后勤配套区为开放区;科研实验区为封闭管理区。在道路设置上,应设有一级安全控制道路,即行政办公区、生活后勤配套区内道路;二级安全控制道路,主要是科研实验区内道路,直接通向各实验楼从用地各个出入口开始,到科研实验区的出入口,再到每个实验楼的出入口,车量、人员出入都应由保安控制。
 
外部交通组织
  医疗建筑的发展与交通组织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医疗建筑的交通组织,直接影响城市和医疗机构本身其它功能是否能够顺利展开。这就要求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对建设用地形态、周边道路情况,以及与城市主干道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后,确定该用地的交通规划方式。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用地范围内的主要交通流线有三类:人流、物流与车流。在总平面规划阶段,交通组织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到人车分流、洁污分流,使各种交通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规划设计还处于起步阶段,其未来发展演变将从我国的自身国情出发,结合未来发展趋势,满足群众的使用要求,并推动其持续发展。